今天是2025年08月2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岭山红途青春行 薪火传承探新径

7月22日至26日,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知青”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赴东莞市大岭山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队聚焦青年视角,深入调研大岭山图书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鸡翅岭村等地,旨在赋能大岭山镇红色文化现代化传播,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观展溯源悟初心 馆内深谈传薪火

为系统梳理历史脉络,深刻感悟初心使命,实践队首站深入大岭山红色文化阵地。队员们先后参观了红色书屋、“大岭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东莞红色记忆专题展及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沉浸式体验东纵红色文献特色数据库等数字化展陈技术,观摩文创打卡区,实践队精准把握了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化表达的认知偏好与核心诉求。期间,实践队深度访谈了第十四届东莞市政协委员王晓强、大岭山图书馆技术部主任丁进达及纪念馆资深讲解员,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在家族代际间的传承故事,系统掌握场馆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成效与发展方向,为探寻红色基因活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队参观“大岭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

乡土寻访汇民声 旧址体悟红乡情

为深入了解大岭山镇红色乡村发展实情,倾听基层声音,实践队积极对接大岭村、太公岭村,重点调研红色文化保护、宣传与发展工作。在大岭村,队员们实地探访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深切感受居民区与革命遗址有机融合的历史活化保护模式,以及村民深度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太公岭村,实践队访谈了退休干部邝老先生、村宣传干部邝寿全等,细致了解该村红色文化资源现状、文物保护举措,并深入剖析其在传承传播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未来突破方向。与村民的广泛交流,使实践队进一步掌握了基层群众对家乡文化宣传实效及未来发展的真切期盼。

实践队实地参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太公岭村

文旅融合探新路 红魂赋能谋振兴

为探索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实践队深入考察了鸡翅岭村莞香特色文旅融合模式,并调研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红色文化宣传效果。在鸡翅岭村,通过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访谈,实践队系统学习了该村立足莞香特色、发挥产业优势的经验,深入探讨了以文旅产业撬动乡村振兴的可行策略。在大岭山森林公园,队员们瞻仰东江纵队插旗石等红色景点,重温革命历史,并实地评估其面向游客的传播效果与影响力。此地实地探访,使实践队对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文旅发展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场景提供了新视角。

实践队考察鸡翅岭村莞香文旅融合模式

此次“三下乡”活动,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知青”实践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大岭山镇红色文化传播进行了全景式、深层次考察。从庄严场馆到广袤乡土,从厚重史料到鲜活民声,队员们深刻挖掘了大岭山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精准把脉了青年视角下的传播需求与创新方向。实践队成员沈雅晨表示:“此次探访,我们不仅汲取了红色基因的深厚滋养,更肩负了红色传承的光荣使命。面向未来,我们青年矢志创新表达,让红色故事焕发时代魅力!”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知青”实践队合照

展望未来,实践队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优势,持续深耕红色文化沃土,以青春之智探索红色文化与青年群体的深度联结与融合路径,积极为大岭山镇红色文化创新传播贡献智慧,同心聚力,播种火种,为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奋进力量!

上一篇:江苏东台至兴化高速公路又有新进展
下一篇:宝鸡文理“创翼云穹”发力:新一代高压输电线全自主运维机器人实测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