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湘西摆手:无锡职大学子的青春回响

近日,在湘西龙山县农车镇土家族摆手舞的核心传承地——摆手堂前,铿锵的鼓点阵阵响起。无锡职业技术大学“联湘锡遇”社会实践团队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汇聚于此,开启了一段探寻土家族文化根源的实践之旅。年逾古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明光与省级传承人符清文,精神矍铄地站在青年学子面前,为他们解读这千年舞蹈的灵魂。

“摆手舞,是咱们土家人的根和魂!”张明光老人声音洪亮,穿透鼓声。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标志性的动作:手脚同边,屈膝下沉。“看这个动作,讲的是祖先开荒;这个,是播种;那边摆,是模仿狩猎……”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摆动,都蕴藏着土家先民劳作、生活的古老智慧。一旁的符清文老师则专注地观察着学生们,不时上前纠正姿势。古老的青石板地面上,两校的年轻学子们认真地模仿着“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基本动作。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在不知承载过多少代人足迹的石板上。动作虽显生涩,甚至偶尔踉跄,但那份全情的投入和眼中的专注,清晰可见。青春的身影努力追随着古老的韵律,这一刻,传统与未来在舞步中悄然连接。

然而,在这充满学习热情的场景里,张明光老人的脸上却难掩忧虑。“以前啊,村村寨寨都有摆手堂,男女老少没有不会跳的,那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他望向远方,语气低沉下来,“现在不一样了,真正愿意沉下心学完整套动作、能理解这舞背后那些老故事的年轻人,太少了。”他担心的,远不止是动作的生疏。“这舞里的规矩、门道,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伐背后藏着的祖先故事——迁徙、打仗、劳作;还有支撑着它传了这么多年的那股子精神气儿,”老人语气凝重,“这些才是最宝贵的,千万不能丢啊!”这番肺腑之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感受到了非遗传承面临的现实挑战。

访谈接近尾声时,两位传承人默契地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张明光苍劲的嗓音与符清文清亮的歌声便在古老的院落中自然响起——他们唱起了土家族神圣的《梯玛歌》。那古朴庄严的调子盘旋而上,仿佛瞬间将人带回了久远的岁月,沉睡的祖先记忆似乎被这歌声唤醒。这歌声,不仅仅是旋律,它承载着山水的回响和族人的祈愿。歌声渐歇,无锡职大的学生石兮彤还沉浸在刚才的氛围里,她感慨道:“听着《梯玛歌》,心里特别受触动。它承载的远不止是音乐,而是我们祖先千百年的信仰和生活的分量。我们不仅要学会跳,更要想想,怎么把这种深植于文化里的情感,这种民族的精神力量,更好地传递出去,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到。”老艺人的忧虑与年轻学子的思考,在这穿透心灵的歌声中交汇,化为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感。

汗水浸湿了年轻人的衣衫,留在石板地上的是他们虽不熟练却无比认真的足迹。无锡职大与湘西民职院的师生们,并肩站在这片祖先曾踏歌起舞的土地上,耳畔是依旧铿锵的鼓点,心中装着传承人的殷切嘱托和《梯玛歌》带来的深深共鸣。这次在农车镇的相遇,点燃了守护的火种。它不只是一次短暂的暑期实践,更像是一个漫长旅程的开始——让这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民族精神的摆手舞,能在新一代人的理解、记录和创新中,继续生动地跳下去,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彩。

上一篇:跨越山河的织梦人:当无锡学子遇见湘西兰卡普
下一篇:湖南湘江新区:纪律塑形铸军魂 战歌激昂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