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躬身实践探茶链 赋能乡村燃青春——安徽财经大学“茗链皖山行”社会实践团赴金寨大湾村开展暑期调研助农活动

(一)茶香为引,脚步便朝着寻链之旅迈去

2025年7月15日,当夏日的阳光慷慨地洒满皖西大别山的每一片绿叶,当青春的热血与古老的茶香在金寨大湾村悄然交织,安徽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茗链皖山行”社会实践团队,正以一场深入肌理的探寻,为六安瓜片这张享誉国内外的金字招牌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探寻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金寨大湾村的茶旅融合,以新质研究的视角,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二)躬耕茶垄,于鲜叶初焙间读懂匠心

清晨,我们迎着第一缕晨光,深入大别山腹地,探访连绵茶山。虽值七月非采摘季,但此际茶园的精细化管理,实乃保障来年优质丰产的关键。在茶农指导下,我们亲历了夏剪、除草、松土、追肥等系统性管护流程,深刻体会到生态维护与周期性劳作的重要性,也为理解六安瓜片”的独特品质密码提供了鲜活注脚。据茶农们介绍,六安瓜片”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其卓越品质源于大别山独特微气候与土壤环境,并凝结于精湛工艺。其严苛的采摘标准——仅选壮实一芽二三叶,加工中摒弃茶梗与芽尖——正是其片状”外形和兰花香”内质形成的关键。为直观感受这份匠心,团队成员化身茶园劳作者,细致清理杂草、疏松土壤。汗水浸透衣衫,骄阳染红脸庞,但看着整齐的茶垄,感受泥土芬芳与茶农淳朴笑容,一种别样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茶园观察与躬身劳作,不仅是对六安瓜片”从田间到杯盏完整链条的深度探寻,更是对农业劳动者智慧与辛劳的真切致敬。

(三)制茶有道,数智赋能生产驱动工艺革新

午后,我们走进了大湾村的金寨大业名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想象中传统茶厂作坊的景象迥异,眼前呈现的是一片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环境。智能温控烘干系统精准调控,自动化包装线高效运转,大数据溯源系统保障品质,数智化已深度渗透茶叶加工各环节。茶厂负责人介绍,这些改造使生产效率提升近三成,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带动了周边更多茶农增收致富。随后,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余静书记和芦鑫书记与我们座谈,茶企老板也端上本地新茶招待我们,她结合带领大湾村发展的历程,生动讲述了数智赋能如何精准滴灌茶叶生产:从优化种植管理到提升加工效率,从拓展销售渠道到增强品牌信任,每一个环节的革新都为乡村注入了新活力。他们谈到,正是这种科技与传统融合的模式,让大湾村茶叶产业焕发新生,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这番交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数智赋能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力,也见证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四)直播助农,以财经之笔点亮云上茶市

下午时分,我们来到了省劳模朱先富联农带农产业基地。身为财经院校的学子,我们平时不仅系统学习过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等专业知识,更在学校的电商直播大赛中身经百战,积累了从选品、脚本策划到现场互动、数据分析的实战经验。此刻,我们不再仅仅是观察者,更决心化身为实践者。我们期望借助直播直播的形式,运用专业所学,以青年人的智慧与热忱,精准传递六安瓜片的独特韵味与金寨的生态魅力,为当地茶农构建连接更广阔市场的桥梁,切实贡献助农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在当地尚属首创。此前,大湾村乃至金寨县的农副产品销售主要依赖线下渠道或传统电商平台,鲜有电商直播的深度介入。我们,正是这一新兴销售渠道的开拓者。直播一经开启,团队成员迅速进入角色,各司其职:专人负责产品深度讲解,结合下午茶厂考察所见的数智化生产流程,强调六安瓜片的历史底蕴、独特工艺、健康价值及品质保障;专人实时与观众互动,解答疑问,营造热烈氛围;专人则密切监控后台数据,确保直播流程高效顺畅。在推介核心产品六安瓜片的同时,我们亦将金寨本土品牌“俏俏果”旗下的锅巴、香薯干、玉木耳等“五小产业”特色农产品纳入展示与销售体系,实现了传统茶香与现代农副产品的有机融合,让更多观众领略到金寨农业的多元魅力。短短两小时内,直播间即呈现可观的流量与销售额增长。这不仅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一次成功检验,更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赋能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作为该模式的先行者,我们相信,这将为金寨乃至更广泛区域的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五)归去来兮,青春在茶链上写就回响

夕阳西下,返程的车上,大家依旧沉浸在一天的充实与喜悦中。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数字赋能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实实在在融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市场终端的强大力量。我们不仅贡献了青春的体力,更贡献了思考与智慧。从茶山的挥汗如雨到车间的智控科技,再到直播间的专业互动,我们看到了传统茶产业与数字经济碰撞出的火花,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专业能力,更坚定了我们“财经报国”的初心。我们相信,只要持续探索“智链茶语”的新路径,数字与茶香的融合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正如我们在金寨大湾村看到的,曾经的贫困村如何依托生态优势,通过发展茶产业、引入数字技术、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作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知识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而是可以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我们相信,只要持续探索智链茶语”的新路径,数字与茶香的融合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而我们,也将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茗链”之路上,继续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答卷。

作者:“茗链皖山行”实践队

上一篇:科技赋能污水治理 珠科学子助力西滘滘村生态振兴
下一篇:安财学子深入大湾村开展调研 探寻文旅发展与乡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