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以教兴乡育新苗,语言之桥连未来

 

2025年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乡脉文火,创赋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深入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皇华店社区,开展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英语支教实践活动。队员们以青春热情和专业学识,为社区孩子们带来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在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一、基础语言教学:乡村教育提质的微观实践

青少年是乡村振兴的未来力量,语言能力是其成长成才的基础。青少年英语学习的过程,能带动家庭和社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学习改变命运”的共识。这种共识会推动乡村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乡村持续培养各类人才提供精神动力,而人才的持续涌现正是乡村振兴最核心的保障。

2025年7月28日,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皇华店社区活动室内,曲阜师范大学“乡脉文火,创赋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正带领孩子们进行英语发音练习。从基础的字母认读到实用的日常会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发音教学环节,队员们借助图文并茂的卡片和夸张清晰的口型示范,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模仿标准的英语发音。稚嫩的跟读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一场关于乡村未来竞争力的筑基工程。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中,青少年儿童英语能力的培育,正日益凸显其打破地域壁垒、赋能个体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深层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教孩子们学习英语单词发音。侯文慧 供图

二、理论基石: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支教活动的深层价值在于对“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支点”这一核心命题的生动诠释与有力印证。乡村教育是人力资本培育的核心引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其人力资本理论中强调,对人的投资,尤其是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源泉。实践队员们所传授的语言能力与学习兴趣,正是对乡村未来宝贵人力资源的早期投入。当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他们所具备的知识素养与开放视野,将成为未来驱动乡村产业升级、治理优化与文化繁荣的强劲引擎。

国家政策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章“人才支撑”中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乡村教育发展”。《“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亦强调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此次支教活动正是对“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政策导向的积极响应,是高校青年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的切实行动。

图为孩子们对实践队员讲述内容进行跟读。侯文慧 供图

三、深耕乡脉:构建可持续教育支持体系

在乡村振兴的长期进程中,教育振兴的核心在于构建本土内生的发展能力。支教活动的深层意义,不仅在于提供即时的教育服务,更在于通过示范引导,激发乡村自身的教育活力。实践队在活动中注重与当地教师的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方法,本质上是在进行“能力传递”,符合“授人以渔”的发展援助理念。社区教师表示,通过观察支教过程,能够借鉴到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实践队员亦精心整理汇编了涵盖字母发音规则、基础会话、趣味英语歌谣等内容的实用英语学习资料包,全部无偿赠予社区活动中心及当地小学,为孩子们后续学习提供系统支持。

图为孩子们积极学习发音。侯文慧 供图

此次支教实践对队员们自身而言,亦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深入基层,他们真切触摸到乡村发展的脉动,理解了教育在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石作用。实践队员侯文慧分享道:“当看到孩子们因学会一个新单词而眼睛发亮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乡村’的深远意义。这堂实践课,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价值和青年责任有了更深的认同。”

此次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在皇华店社区的支教活动,虽聚焦于基础的英语发音教学,却折射出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教育通过提升人的能力素质,为乡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种从微观教学实践到宏观发展赋能的传导,正是教育振兴乡村的基本路径。随着此类活动的持续开展,以及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教育必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更加深远的作用,为乡村培养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视野的建设者。

教育兴,则乡村兴。曲阜师范大学“乡脉文火,创赋未来”实践队诸城之行,是一次将大学课堂延伸至乡土中国的生动实践。他们以英语为桥梁,传递的不仅是语言技能,更是开阔的视野、向上的信念以及对乡村未来的热切期许。当琅琅书声在皇华店社区响起,那正是乡土中国迈向振兴之路最富希望的和声——教育之光不灭,乡村发展便有了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青年学子在乡野间播下的点点知识星火,终将汇聚成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璀璨光芒。

(曲阜师范大学:侯文慧)

上一篇:广东科技学院赴江门新会“绘梦乡野”突击队丨七彩绘梦童欢,假期传韵情长
下一篇:安徽亳州谯城区薛阁街道薛阁社区: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宣传 筑牢居民“反诈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