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润苗乡·青禾同心推普团”深入贵州省遵义市多地,开展为期7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立足语言服务,聚焦“一老一少一产业”,通过多元推普活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文化传承与老年关怀。
推普筑梦:双语教学启童心
在桐梓县龙台村,实践队面向当地小学生创新开展“普通话+英语”双轨教学。通过拼音儿歌、情景短剧等趣味方式推广普通话,同时融入英语启蒙教学和外国文化介绍,激发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兴趣,拓宽乡村儿童视野。
语通苗寨:文旅融合助振兴
走进遵义市乌江寨,实践队结合当地特色,为少数民族群众量身定制普通话培训课程。队员们以语言为桥梁,助力非遗“通草堆画”、红头苗服饰等民俗文化的宣传推广,并通过语言培训提升村民旅游服务能力,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暖语桑榆:推普敬老传温情
在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实践队开展“推普伴夕阳”特别行动。队员们陪伴老人制作手工、共读报刊,用普通话解读惠民政策,教授智能设备使用技巧,帮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红歌联欢、互动游戏等环节更让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语言的温度与青春的活力。
此次实践累计服务群众800余人次,建立2个“推普驿站”服务点,形成“校地共建”长效服务机制。实践队队长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让语言成为连接城乡、沟通代际的纽带,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李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