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7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寻古溯源,邂逅岁月里的故事

当炽热青春与古老村落不期而遇,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江西科技学院“寻古思源队”的同学们,怀揣着对历史的好奇与探索的热忱,踏上暑期“三下乡”之旅,一头扎进古村落的烟火缭绕与岁月沉淀中,探寻历史脉络,执笔书写独属于他们的青春实践篇章。

触摸传统技艺温度

踏入古村,时光还未完全适应古村悠悠的节奏,目光便被街头一位手艺人吸引。他正专注雕琢木作,老旧的工具在他手中仿佛被赋予了魔力。一刀落下,木屑纷飞,那细碎的木屑就像时光的碎屑,簌簌飘落,古老技艺在这一下一下的雕琢里,于时光长河静静流淌。 同学们瞬间围拢过来,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求知欲。手艺人姓陈,是这古村土生土长的匠人,做木作已有大半辈子。陈师傅手中的木料,在他的雕琢下,逐渐显露出精美的轮廓,像是要把藏在岁月里的故事,借由这木作诉说出来。同学们凑得更近了,有的盯着刻刀的走势,有的观察木料纹理的变化,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陈师傅,这图案有啥讲究不?”“这些工具都是一直用下来的吗?” 陈师傅停下手中动作,笑着一一解答。从木料的挑选,要选纹理均匀、质地坚实的,到图案设计,融入的是当地的民俗故事、先辈对生活的祈愿,再到雕刻技巧,如何下刀才能让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他都细细道来。

在这一问一答间,同学们探寻着传统工艺的传承密码。这一刀一凿里,藏着先辈们的智慧匠心,是他们在漫长岁月里,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博弈,摸索出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让同学们触摸到了传统技艺的温度,明白这些看似普通的木作,实则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

漫步古村,拥抱自然与人文

告别陈师傅,同学们穿梭在青石板小巷。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带着微微的凉意,每一步踏上去,都像是在叩响历史的门环。两侧红墙黛瓦,错落有致,偶尔有微风拂过,红灯笼轻轻摇曳,洒下一片朦胧的古韵,仿佛时光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沿着小巷前行,一行人来到石阶旁,拾级而上。石阶旁,绿意盎然,藤蔓顺着石壁蜿蜒,不知名的小花肆意绽放,像是大自然在这里打翻了颜料盘,把生机与美好尽情挥洒。攀登过程中,同学们与绿意相拥,汗水浸湿了衣衫,却也让他们更贴近这古村的自然气息。 行至古亭,大家停下脚步。古亭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古朴典雅,飞檐翘角,仿佛在诉说往昔的故事。同学们在古亭下嬉笑打闹,留下青春合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笑脸上,这一刻,历史建筑与自然生态交融,每一步走过的路,都是与岁月的对话。他们穿梭在古村的角角落落,解锁那些隐藏的人文故事,比如某一座老房子曾住着怎样的家族,他们有着怎样的兴衰过往;比如小巷深处的那口古井,滋养过多少代古村人,见证过多少悲欢离合 。

古村行,思源情

在古建前,“寻古思源队”扬起旗帜,鲜艳的旗帜在微风中舒展,同学们簇拥在一起,定格下这一实践瞬间。此次三下乡,于他们而言,是一场探寻之旅,探寻古村隐藏的历史奥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在他们的走访、聆听中,慢慢揭开面纱;是一场学习之旅,学习传统技艺里的智慧,学习古村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更是一场传承之旅——以青春之眼,发现古村之美,那些斑驳的墙壁、蜿蜒的小巷、精美的木作,都是古村独特的美;以实践之力,守护文化根脉,他们用脚步丈量古村,用镜头、文字记录古村,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古村的价值,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古村的故事未完待续,就像这悠悠岁月,永远有着讲不完的篇章。而青春的探索也永不止步,“寻古思源队”的同学们在这次三下乡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古村历史文化的认知,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期待更多同学走进乡土,在实践中寻根溯源,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再次绽放光彩,让那些藏在岁月里的故事,被更多人聆听、铭记,续写属于古村与青春的崭新篇章 。

作者:钟志超

团队:寻古思源团队

学校:江西科技学院

上一篇:寻古溯源,邂逅古韵风华
下一篇:安枕姐儿堰・中医助好眠 —— 姐儿堰社区失眠中医调理沙龙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