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个甲骨文像不像一个拄着拐杖的人?”4月22日下午,桐乡市珑府幼儿园的教室里,张老师指着屏幕上的甲骨文,其中一位同学眼睛一亮:“是‘老’字!拄着拐杖的人就是老人!”这场跨越时间和地点的对话,拉开“字里藏乾坤 书中见九州”读书沙龙的序幕。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文昌社区、逾桥村、运河社区联合珑府幼儿园开展“字里藏乾坤 书中见九州”沉浸式读书沙龙活动,30余位小朋友循着甲骨文的痕迹开启九州之旅。
纪录片《字里千秋》的震撼开场瞬间将孩子们带入文明长河。随着镜头掠过甲骨卜辞、青铜铭文,这些镌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就像会说话的时光机。在文化沙龙环节,讲师以“解字”“析典”“诵诗”“观山河”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对话。通过现场演示“州”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当大屏幕呈现这个字从“湍急河流中的一点”到“川流不息中的一屿”的形态蜕变时,全场响起惊叹声,“原来每个汉字都是立体的地理课!”
九州文化互动游戏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在“墨中寻迹”游戏中,居民们对照在电子屏上的甲骨文描摹推演。“当我们拆解‘九州’二字,‘九’象形曲折河流,‘州’如水中陆地,这正是中华文明依水而生的密码。”张老师用甲骨文解码文明基因。当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甲骨文被一一破解,解密的过程诠释着汉字深厚底蕴的文化魅力。最受欢迎的“经典故事连线”,孩子们通过屏幕中展现的图片或是文字推断故事,这道融合文化知识与图像文字的题目,正是活动“以今溯古、以古鉴今”特色的生动写照。
这场文化漫游,不仅重现甲骨文中灼灼其华的文明火种,更在孩子心中播下唤醒文化基因的星火。当现代文明的浪潮奔涌向前,那些镌刻在龟甲、竹简、绢帛上的古老智慧,正以全新的姿态编织出一条贯通古今的文化脐带。正如张老师开场所说:“方寸书页亦可成为丈量九州、连接古今的时空之门,当我们从字里行间读懂九州,就能在现实世界中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