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江南水乡打造特色文旅典范
11月22日拍摄的胜丰村菱珑湾(无人机照片)。 11月22日,游客游览胜丰村菱珑湾。 11月22日,游客游览胜丰村菱珑湾。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菱珑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邻水而建,白墙黛瓦。近年来,当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秀洲农民画、水乡造船技艺等为代表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打造水乡特色文旅IP,成为当地乡村文旅发展的典范。胜丰村先后被评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首批艺术
作者:徐昱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3安徽灵璧:刀剪为笔 刻画“精致之美”
刻画细节。 认真创作中的李文。 装裱作品。 括写意,但多的是不差毫厘的精致之美。 李文任教于安徽省灵璧县师范学校,一头过膝长发瀑布般披在肩头,同学们眼中的李老师,画如其人,都有一种精致美。 生长在中国钟馗画之乡灵璧,李文从小就展现出对绘画类艺术的浓厚兴趣。2005年,还在灵璧师范学校学习油画的李文,偶然看到邻居家结婚时贴的剪纸窗花,李文一下就被上面流畅的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吸引住
作者:李希蒙 吕欢欢编辑:人民网-安徽频道日期:2022-11-23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2年11月22日,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以遗址本体及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收藏和展示为主, 通过室内展示展陈、数字化展示、遗址模拟展示等手段,系统展示南宋历史文化全貌。
作者:龙巍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1-23200余非遗项目齐聚天津 京津冀甘黔湘各展风采
18日,京津冀甘黔湘六地非遗联展在天津开展。天津市河西区文旅局供图 第四届西岸哪吒杯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意大联展于18日在天津美术馆拉开帷幕。据悉,此次联展国内六省(市)带来共计200余个非遗项目,400余件非遗艺术品、非遗文创产品,全方位展示来自不同地域的独特非遗文化,更有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首次展出。 18日,京津冀甘黔湘六地非遗联展在天津开展。天津市河西区文旅局供图 据了解,
作者:王在御 崔景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22贵州丹寨:非遗老技艺 焕发新生机
在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的鸟笼文创工坊,苗族手工艺人在编制鸟笼(11月16日摄)。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把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设立非遗工坊,采取非遗+文创的方式设计、制作旅游文创产品,推进苗族蜡染、银饰锻造、竹编鸟笼等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并为掌握非遗技艺的村民在村中提供创作、创业平台,实现就业。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
作者:杨文斌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2浙江南浔:江南水乡的“鱼文化节”
11月18日,和孚镇荻港村村民在水上进行欢庆丰收的民俗表演。 当日,浙江湖州南浔区第十四届鱼文化节在和孚镇荻港村举行,游客看表演、品民俗、尝鱼味,体验传统丰收场景。一年一度的鱼文化节已成为当地展示桑基鱼塘文化遗产的重要节庆活动。 11月18日,和孚镇荻港村村民在进行舞龙表演。 11月18日,和孚镇荻港村村民在进行划菱桶趣味比赛。 11月18日,和孚镇荻港村村民在水上进行欢
作者:黄宗治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2张晓虹:热心小区长 抗疫“暖心人”
本网讯(通讯员 方承铸)天冷了,多亏下沉干部张晓虹给我送来被褥和毛衣毛裤,不然我就要挨冻受罪了谢谢你,你是我们群众的暖心人!近日,库尔勒市朝阳街道丰源社区丰源小区保安玉山江激动地说到。 张晓虹是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疫情来袭,她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主动到丰源社区报到,成为丰源小区的小区长,她带领下沉干部、街道干部、志愿者,始终奋战在小区的抗疫第一线。 丰源小区是城市中心的一个老
日期:2022-11-21莆田城厢:伴随老兵同唱一首歌
近日,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40多名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同唱一首歌主题活动。 一回回梦里军号响,战鼓催征斗志昂,斗志昂。脱下了戎装,血依然滚烫,猎猎军旗在心中飘扬......一首《退役军人之歌》旋律深情高亢,参与人员全身心融入感受军人忠党报国之魂,唱出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 这种活动太好了,歌声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又找
作者: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日期:2022-11-21安徽马鞍山:悦书房里品书香
11月20日,市民在马鞍山市麦书阁悦书房阅览图书。 11月20日,市民在马鞍山市麦书阁悦书房阅览图书。 11月20日,市民在马鞍山市采石矶悦书房听书。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打造多个城市悦书房,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公共阅读空间。
作者:曹力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11-21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2022年11月1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举行苗族鼓藏节跳芦笙活动。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古老的芦笙场上,在传统芦笙的伴奏下,同跳芦笙舞,欢度鼓藏节。
作者:黄晓海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11-21“纺织之乡”“染娘”传承非遗:寻常草木染出斑斓世界
从蓝靛缸中盛出染液,将白色棉布中间部分用皮筋细密地扎好,充分浸泡在染液中,最后取出清水冲洗不到10分钟,原本的白布就变成了中间有着白色圆形图案的蓝布。 图为10月28日,段惠展示草木染及传统扎染技艺制作的蓝布。 中新社记者 李晓伟 摄 这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传承人段惠,展示中国草木染及传统扎染技艺的一幕。染液是用蓼蓝、菘蓝(板蓝根)等蓝草提取出的,这些蓝草是最古老的染材。
作者:李晓伟 吕子豪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11-18“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在丽水开展
观众在丽水美术馆观看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人民网 章勇涛摄 观众在丽水美术馆观看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人民网 章勇涛摄 观众在丽水美术馆观看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人民网 章勇涛摄 17日,世界之城全球摄影主题联展在丽水美术馆开展。 据悉,该展览是基于城市在人类文明推进中所承载的重要作用、围绕世界之城这一命题面向全球发起的一个展览项目。展览共收到来自全球81个国家(地
作者:孙鹏编辑:人民网-浙江频道日期:2022-11-18天津静海:乡村墨香浓
新落成的天津美术馆内,116幅书法作品正在展出。隶书、小篆、草书这些书法作品都出自长有老茧的天津静海区农民之手。他们中最小的9岁,最大的83岁。 这个展览源自静海区开展的写金句、唱经典、讲故事、跳健康、拍美景、画幸福群众性系列活动。书法作品内容多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幸福感受。 心里想的,就用毛笔写出来 展览中,刘智莉写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
作者:刘茜 陈建强 陈泽宇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11-18河北三河鸽哨手艺人精雕细琢留住“空中交响乐”
鸽哨作为空中交响乐,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14日,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梁家务村的一座四合院,永字鸽哨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永江正在制作一博物馆定制的一堂(36个)鸽哨展品。 鸽哨又名鸽铃,是装在鸽子尾部的一种哨子,鸽子飞翔时能发出响声。鸽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从皇宫内院流传至民间后,逐渐发展出来慧永鸣兴4个响当当的制作鸽哨的字号。每当完成一个鸽哨,这4家的手艺人都会将字号刻在鸽哨之上。 和普通鸽哨相
作者:宋敏涛 韩长通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7中国文字博物馆如何提升汉字文化国际影响力?
图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开馆仪式。 李中华 摄 备受关注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16日上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甲骨之乡的河南安阳又多了一扇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和一个国际性汉字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馆,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主体馆,2009年11月建成开馆以来在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续建
作者:王宇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7江西集中展示十年文物工作成果 展出文物200余件/套
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正式开展。 刘占昆 摄 16日,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展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正式开展,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套,集中展示新时代以来江西文物工作成果。 据了解,展览分为博物江西一眼万年守护文明红色初心四个部分,全面展现新时代江西在文物博物、考古探源、文物守护、红色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展示新时代江西文物事业发展的
作者:李韵涵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7中国图片社与大连市委宣传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5日,中国图片社与大连市委宣传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市和大连市同时举行。大连市委副书记李鹏宇,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钟铉和中国图片社党委常委、副总裁王湘宏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大连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张金双同中国图片社党委常委、副总裁黄文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图片社党委常委会秘书、办公室主任杨焘主持签约仪式。 11月15日,中国图片社与大连市委宣传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
作者:黄贞编辑:中国丝路新闻网日期:2022-11-16屈原故里宜昌面向全球征集屈原文化相关实物
宜昌是屈原故里(资料图) 董晓斌 摄 据屈原文化研究院消息,为弘扬、传承屈原文化,该研究院自11月10日起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屈原文化文献和资料等相关实物。 湖北宜昌是屈原故里,有着形式独特的传承屈原文化的习俗和文化。2009年,由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习俗共同组成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年,宜昌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作,共
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6敦煌“串联”全球伙伴:结对子 创基地 云端讲述丝路故事
今年以来,丝路名城甘肃敦煌市通过缔结国际友城,推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打造感悟一带一路的文化基地,乘云讲述丝路故事,提升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 记者11日从敦煌市委宣传部获悉,近年来,该市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整合各方资源传承弘扬敦煌文化,多方位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 图为 敦煌文化环球连线走进德国汉堡线上专题讲座敦煌会场。(资料图) 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以来,敦煌先后与亚美尼亚、德国、马耳他、乌
作者:闫姣 何凯雯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6江西抚州汤显祖戏剧节启幕 再续“三翁对话”新故事
昆曲大提琴《牡丹亭》片段。 抚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入戏牡丹亭,寻梦文昌里。11月10日晚,2022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才子之乡江西抚州启幕。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再续三翁对话新故事,碰撞文化交流新火花。 当晚的开幕式上,昆曲《牡丹亭》片段《游园惊梦》,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大双人舞选段,戏曲《梨园风华》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通过歌舞与戏剧表演融合的方式,向中外嘉宾奉上一场中西合璧的视
作者:姜涛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11-16
